“公道”读后感
这本书是由哈佛大学非常火的公开课《公正》而来。书中从三个进路来阐述几位哲学家对公正的观点:1.边沁的功利主义,整个社会幸福减去痛苦的余额最大就为正当之举 2.自由至上主义,强调在自由市场里个人自由选择并仅对这个选择负责;3.正义与德性、良善生活本质有关。
各个路径都引用生活中实际的案例,非常有意思。比如美国先前强制征兵制和现在的志愿征兵制,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志愿征兵更合理,但细想这两种制度都是迫于某种压力,前者是法律压力,后者是一定程度的经济压力。后者是拿纳税人的钱去支付服兵役者的工资与福利,这在某一程度上,市场化了军事服务,这与雇佣兵可能会没有差别,那么引发我们思考何为公民责任与义务?
政治能否中立于道德和宗教而存在?关于堕胎的争论,最关键的点是胎儿算不算独立的生命?可不管是禁止堕胎还是允许堕胎都已经偏向一方,所以政治不可能中立于道德和宗教。
书中好多有趣的案例:大家熟知的“电车难题“,阿富汗牧羊人,休谟的房子等等,一旦你深入去思考,你就能发现这本书的魅力。
引发我的思考是宗教信仰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,当某一宗教信仰在某一方面将公民引向共同善,难道不是一件好事?宗教会固化思想,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不利的,但是单单在共同善这方面是值得推崇的。信仰在引导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中起作用。想到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会对像佛教、基督教等产生误解。我只对佛教了解一点点,我相信佛教中的“空”“无常”“因果轮回”“苦“的解释,所以我发现自己的变化,会有不一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,进而能在正念中去做事,享受当下,这就足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