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管子》读书有感:管理智慧可以获得启迪
《管子》是一部很耐读的书,越读进去收获越大,该书有丰富的管理文化思想,精读这部论著可获得管理智慧方面的启迪。
比如,关于用人之道,管子在《七法》《中匡》《霸言》《五辅》等篇中都有重要的论述。
管子充分认识到重用人才的重要性,强调“争天下者,必先争人”,认为“所以取明广誉,厚功大业,显于天下而不忘于后世,非得人者,未之尝闻”等,在诸子论著中,对于人才的重视,《管子》是强调得特别明显的。
《管子》详细论述了如何用人以及怎样考察人的方方面面,比如,在《管子》的《立政》篇中有关于用人之道的“三本”“四固”说,这是尤其值得重视的:
首先,管子所论的“三本”主要是指用人的三项基本原则,《管子》曰:“君之所审者三;一曰德不当其位,二曰功不当其禄,三曰能不当其官,此三本者,治乱之原也。”
这说的是,君王用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察人才,若是德不配位,或功不配其禄的,或能不配其官职的,决不能用,若用了将导致大乱。
显然,管子对人才的考察标准值得现代管理者重视,道德品质不良的人,功绩很少的人,才能很差的人,皆不能重用,若用了必招来乱局。
其次,管子所谓的“四固”,是指用人的四项根本政策。《管子》曰:“君之所以慎者四:一曰大德不至仁、不可以授国柄;二曰见贤不能让,不可与尊位;三曰大罚避亲贵,不可使主兵;四曰不好本事、不务地利,而轻财敛、不可与都邑,此四固者,安危之本也。”这说的是四条在治理国家方面用人才应特别谨慎的方面。
第一条,指有德行,但却没有仁爱、同情、恻隐之心,那么,对这样的人就不可以轻易把管理国家的权柄交给他,因为若让他手握生杀大权而他却没有仁爱之心,就可能出现苛刻、暴虐行为,将使民心背离,出现对当权者的怨恨。
第二条,主要指那些见到有比他更贤德的人若不能让位,就不能把尊贵的位置让他占着,因为他有很重的私心,不配拥有高贵位置。
第三条,指那些对亲属和权贵违法乱纪不能依法惩罚的人,不能让他掌兵权,因为他有偏心,不能严明治军,很难使将士同心协力,因而很难打胜仗。
第四条,指那些不重视农耕,不重视地利,不懂得轻徭薄赋的人,不配做地方官,因为他不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,若让他治理一方,民众不会有好日子过。
这四条用人之道国家,关系到安危,是不能不重视的,因而称为的用人“四慎”。
以现代管理思想来看,这用人“四慎”是不是也很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呢?